10月15日下午,应圣彼得堡船舶与海洋技术学院邀请,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副教授于新岩博士在我校湖光校区广学楼227多媒体教室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北极资源开发技术体系与冰航船的冰载荷计算方法体系概览》的学术报告。圣彼得堡船舶与海洋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陈进军,副书记黄蔡芹,副院长刘畅以及学院200余名师生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海洋工程系主任李逸主持。
在报告中,于新岩围绕北极资源开发与冰载荷计算展开,深入阐述了极地开发的战略价值、关键技术难点以及中国在国际极地开发中的角色与机遇。他系统介绍了北极航道的地缘与经济优势、破冰船设计的工程挑战,并回顾了冰载荷计算方法的演进与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极地开发的技术创新方向及国际合作的可行路径。
于新岩还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展示了团队在船体结构智能化优化设计与极地冰区载荷计算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他指出,随着全球能源格局的变化和极地通航条件的改善,冰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正逐步迈向数字化与智能化,这为海洋工程领域的科研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报告结束后,现场师生踊跃提问,与于新岩就极地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冰载荷计算的工程验证以及我校学生赴俄进行国际交流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于新岩对大家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鼓励青年学子拓宽国际视野、夯实科研基础。
最后,李逸在总结中表示,讲座内容丰富、视角前沿,将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为师生们带来了启发与思考。此次学术报告不仅加深了师生们对极地工程研究的认识,也为学院今后在中俄两国之间海洋工程领域的科研合作与国际交流形成了更紧密的联系。
本次报告会是圣彼得堡船舶与海洋技术学院“全球智汇 名师领航”系列名师讲座的重要一环。通过邀请国际知名学者进行学术分享,学院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多元、富有国际视野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学校在海洋工程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助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学术高地。
报告人简介:
于新岩,工学博士,现任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副教授、研究员。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获得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硕士、博士学位。2014-2016年任职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设计研究院结构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船体结构的智能化自动化优化设计方法、极地冰区船舶冰载荷计算方法等领域,长期致力于极地海洋工程与船舶设计的创新研究。